如何突破学习心理“倦怠期”
亲爱的同学们,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原本对新学期的新鲜感逐渐褪去,不少同学可能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心理“倦怠期”。如:上课提不起精神,作业也不想做,对学习似乎失去了热情,这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,别担心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如何突破这个心理“倦怠期”。
一、心理“倦怠期”都有什么表现
1. 学习动力不足:以前主动学习的你,现在可能一想到学习就觉得厌烦,作业能拖就拖,上课也不积极思考问题,总是盼着快点下课、快点放学。
2. 情绪低落烦躁:在学校里,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不开心,和同学相处也没有之前那么融洽,甚至会因为一些小摩擦就发脾气。回到家也不想和家人交流,自己一个人闷着。
3. 身体易疲劳:明明没做什么剧烈运动,却总是感觉很累,早上起床困难,课间休息时也没什么活力,一整天都无精打采的。
二、为啥会出现心理“倦怠期”
1. 假期和开学节奏差异大:假期里,我们的生活轻松自在,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,想玩多久就玩多久。但开学后,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,每天要坐在教室里学习很长时间,这种突然的转变让身体和心理都不太适应。
2. 学习压力逐渐增大:随着课程的推进,学习内容越来越多,难度也在增加。作业、考试等任务一项接一项,很容易让人感到压力山大。当压力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时,就容易产生倦怠心理。
3. 目标感缺失:刚开学时,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,但过了几天,可能就把这些目标抛到脑后了。没有了明确的目标,学习就像在大海里没有方向的船,很容易让人迷茫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,从而失去动力。
三、突破心理“倦怠期”的好办法
1. 重新规划学习生活: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,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安排好,注意劳逸结合。比如,学习45分钟后,休息10分钟,活动一下身体,放松一下大脑。同时,也要合理安排课余时间,给自己留出一些娱乐和放松的时间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像听音乐、看电影、运动等。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率,又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2. 设定明确且可行的目标:目标就像远方的灯塔,能给我们指引方向。目标不要定得太大、太遥远,要具体、可实现。比如,本周要背完多少个单词,这次考试要比上次进步多少分等。每实现一个小目标,都给自己一个小奖励,比如吃一顿喜欢的美食,买一本心仪的漫画书。这样可以不断激励自己,提高学习动力。
3. 调整心态,积极面对压力:面对学习压力,不要害怕,要学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。可以试试一些减压的方法,比如深呼吸,当感到压力大的时候,慢慢地吸气,再缓缓地呼气,重复几次,能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。也可以找老师、同学或家人倾诉,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,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支持。
同学们,心理“倦怠期”只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。只要我们积极面对,采取正确的方法,就一定能够突破它,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和动力。希望大家都能在新学期里收获知识,快乐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