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消除“被期望”恐惧
有的人在一段关系中,有太多对他人和自己的顾虑:担心他人的需求不被满足,更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让对方失望。久而久之,回避和退缩成了我们面对问题时的首选项,甚至导致时常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什么样的人会恐惧被别人看好呢?
1. 自尊感脆弱的人。
低自尊者常常会觉得自己“不值得被看好”。因为他们长期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,觉得他人的鼓励对自己没什么用。他们的自尊水平较为不稳定,很在意他人的眼光,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。在自尊感脆弱的人看来,失败且让他人失望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。他们往往否认自己的成功,认可失败的发生。
2. 父母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。
那些事事追求完美的父母,也将孩子视为自己最完美的作品之一,不容许ta有半点“做不到”。在孩子成年后,为了避免陷入童年时频繁体会到的羞耻感和尴尬,依然会尽力回避与童年时相似的情境,即背负着他人的积极期望去实现某个目标。
3. 疏离型依恋型的人。
这一类的“期望恐惧者”有一些特殊:ta们可能并不害怕个人成就方面被人看好,却尤其恐惧在关系中被赋予期望。ta们真正恐惧的,是对方对于他“在关系中会做出回报”的期望,而这一恐惧与他在关系中疏离、回避的依恋模式有密切的关联。
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?
检验自己的能力。在父母苛刻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总是担心自己还不够好,对于这样的你来说,需要的是检验能力。有能力分辨别人对你的期望是否符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。在感受到他人的积极期望时,尝试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它,也要客观看待自己。
消除负面情绪。有的人恐惧他人的期望,是因为从来没有感受过无条件地被爱和被接纳。对于这样的你来说,在面对期望的时候,你要学会辨别自己的负面情绪,学会认真感受眼前这个人的初衷和意图,也许他们的期望里包含了远远超过你想象的善意。
坚定自我。在一些人的成长过程里,优先为他人考虑而将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,已经成为一种困住他们的牢笼。对于这样的你来说,你要知道这种承担应该是相互的,这些期待应当是合理的,并且你也能感受到对方对你需求的体恤和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