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心理保健>学习心理>详细内容

学习心理

如何看待当下的考研热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5-25 15:10:2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b67825ce011e4888bdeb9c32d678b563.jpg

每年的毕业季,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大学生们都会感到茫然和焦虑:该就业还是该考研?这是摆在一届又一届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。   

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发布的《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》显示,2017年到2021年,中国大学生的考研人数从2017年的200万增长到2020年的377万,5年时间翻了将近一倍。其中普通二本院校考研的学生人数占总考研人数的将近70%。   

在考研动机调查中,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」「就业压力大,提高就业竞争力」与「毕业学校不好,想提升学校层次」是排在前三名的考研动机。   

通过以上数据,我们可以看出,大学毕业之后选择考研已经是大势所趋。排在前三名的考研动机几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﹣-出路。提升自己、提高就业竞争力、提升学校层次,这些动机背后的原因都是大学生就业形势过于严峻。   

相较于985、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,普通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想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可谓是困难重重,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。   

薪资水平的差异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一个原因。据智联招聘统计,2020年,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7337元,本科毕业生5102元,大专毕业生4562元左右。   

大势所趋之下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考研。但是,考研真的是最好的出路吗?什么样的大学生更适合考研,什么样的大学生应该选择就业?   

不管选择考研还是就业,大学生都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,看清自己的 需求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是你作为一个成年人最重要的一次选择,你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。在选择考研的人群中,有两种心态是要不得的。

一是逃避心态。拥有这类心态的大学生大多不愿意面对踏入社会的压力,所以选择考研,继续享受校园生活。如果抱着这种心态考研,说明该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,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,当再次面临就业压力时,他依然无法承担。   

二是盲从心态。拥有这类心态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、对考研都没有清醒的认识,只是看到同学在考研就也选择考研,或者听从家人的建议选择考研。在这种心态下,即使该大学生考上了研究生,依然不知道应该如何通过研究生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。

       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,只有绝对的实力才是最好的出路!


责任编辑:赵军